面對日益嚴厲的汽車油耗法規,各大車企正在尋求多種途徑降低油耗,其中就包括為車身減重。經過汽車用改性塑料量的增大,來減少車身的重量,到達降低油耗的目的。ppo塑料
在歐洲,汽車用改性塑料量曾經成為權衡汽車設計和制造程度上下的一個重要標志,據統計,1kg改性塑料能夠替代2-3kg鋼等密度較大的資料,而汽車自重每降落10%,油耗能夠降低6%-8%.在確保汽車整體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塑料類資料的運用量,能夠有效減少整車重量,降低汽車排放,進步燃油經濟性,同時降低汽車制形成本。世界上汽車塑料單車用量最大的是德國,塑料用量占資料總用量的15%.依照2005年歐洲的程度,均勻單車用量已到達13%.而我國目前單車ppo改性塑料用量距興旺國度程度還有較大差距,有較大的提升潛力。
改性塑料價錢居高不下車企進退兩難
在我國,各大品牌開端提升合金、超強度鋼、PPO工程塑料等多種輕質化資料在汽車產品中的應用比例。今年初,福特宣布推出首款采用輕量化車身的F150,整車減重318公斤,近日又宣布旗下SUV車型探險者將成為首款采用這一輕量化設計的量產車型,隨后銳界、林肯MKX等車型也將采用相關設計。但與外資品牌相比,國內自主品牌在輕量化道路上遇到了不小的應戰。由于外資資料供給商在一些中心部件方面簡直壟斷了技術,自主品牌的采購價錢居高不下。無鹵阻燃資料
局部輕質資料固然降低重量效果明顯,但是本錢昂揚。關于經濟型產品來說,車重降低一公斤的本錢控制在20元以內才是一個可承受的范圍。目前在合成塑料上,相較外鄉資料商,外資資料商的價錢均勻每噸貴幾千元,算下來均勻每公斤增加本錢幾十元。
外鄉資料供給商的產品主要應用于保險杠、擋泥板、車輪罩等部件,在轉向節、底盤懸掛等中心件的輕質化資料供給上,根本由拜耳、巴斯夫、杜邦等外資企業所壟斷。比方拜耳的聚氨酯復合資料、聚碳酸酯塑料能夠為車窗、新能源鋰電池提供資料,巴斯夫的長玻纖資料則主要用于發起機懸置、車內抗沖擊性組件等部件上。
政策的日益嚴苛,自主品牌車企在資料供給、輕量化設計等汽車產業鏈上的單薄環節仍將面臨嚴峻的考驗。自主品牌企業的銷量與資金相較于外資不具優勢,目前以奇瑞汽車為代表的局部企業已開端聯手零部件供給商、輕質化資料商以及車企三方從研發初期開端協作。
版權所有 ? 2018 福建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www.dualsus.com 閩ICP備17034359號-1 技術支持:元碼科技